
李红旭(1974年-),男,汉族,陕西岐山人,中共党员,学士,研究员。现为甘肃省农科院“果树栽培学科团队”副首席、甘肃省农科院林果花卉研究所梨课题组负责人,被聘为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站长。
1998年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,获学士学位,同年分配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(原果树研究所)工作,历任研究实习员、助理研究员、副研究员,2020年晋升为研究员。
兼任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常务理事、甘肃省园艺学会理事、甘肃省果树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。
主持完成的“优质梨新品种选育及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”,2009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(9-1);第二主持完成的“大粒鲜食葡萄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”,2012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(7-2);参加完成的“果树胚培养(胚挽救)技术及种质创新研究与应用”,2014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(7-3);主持完成的“梨新品种选育及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”,2019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(10-1);第二主持完成的“优质特色梨新品种选育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创建与应用”,2019年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(21-2),2021年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(14-2)。
主持育成甘梨早6、甘梨2号、甘梨3号、早玉等梨新品种5个,已通过省级品种认定、审定和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登记,获植物新品种权3项。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,实用新型专利3件。
2013年8月赴日本进行果树考察和学术交流。
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有:《早熟优质梨新品种甘梨2号的选育》、《喷施钙肥防治黄冠梨果皮褐斑病试验初报》、《施用枝条堆肥对梨果和土壤质量影响效应的综合评价》、《梨树对白粉病抗性与叶片结构的关系》、《留果量对密植圆柱形梨树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》、《膜下滴灌对梨树生长发育、果实品质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》等40余篇。主编出版《梨》、副主编出版《特色林果绿色生产技术》科普读物2本,参编出版《中国梨树志》专著1部。
被评为“2008-2009年度甘肃省农科院先进工作者”,“2016年度甘肃省农科院优秀共产党员”;2019年被评为“兰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”。